第1432节(2 / 3)
他这么说了句却没有解释如何百分百,而是复述了一番在冰芯总办上说过的话,谈到产业发展的波折与必然的进步。
“冰芯如今碰到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,需要的是大家的合力。”
“我昨天听到一个很不错的消息,正好适合如今的状况,据说,比利时的ic考虑接受中芯的合作申请,而合作内容正是与14/16n的技术工艺相关。”
“你们说,巧不巧。”
“内地有了,国际上合作环境也就宽松了。”
“冰芯很坚定也很乐意的让这种国际合作变得更为宽松,直到未来某一天,上下游环节的竞争都能同场竞技。”
“但这一天是等不来,也求不来的。”
方卓摊了摊手,笑道:“只能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了。”
第209章 会晤
冰芯在合肥召开的非正式会议能否取得成效还需要看后面的发展,但最起码展示了冰芯高层的精神面貌,也算对大家有所鼓舞。
从三月一号的bis祭出名单,虽说不少厂商都迅速与冰芯有业务上的新互动,拿到国产替代的新机会,可是,大家对于冰芯的未来都颇为悲观。
这种悲观既源于对方的强大,也源于冰芯的沉默、易科的动向以及方总的安静。
冰芯确实很厉害,把制造环节的水平推到了国内史无前例的地步,但……会是昙花一现吗?冰芯会出现离职潮吗?胡、梁两位院士又会不会动摇?
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,一旦冰芯失去易科的订单,造血功能会被严重破坏,根据它自己的财报信息,单单2014年就从易科那里拿到140亿的芯片订单。
如果依照bis的限制,冰芯不光会失去易科的订单,还会失去易科和受它影响的公司们的技术合作,前者或许还能依靠国内部分厂商获得一定的弥补,但后者几乎很难补救。
国内一直喊“易科系”“易科系”,真正到了这样的危急时刻,易科之于这个体系的价值和魅力愈发显得珍贵。
易科与冰芯的相互作用,既打造前者产品的过硬实力,也推动后者工艺的持续进步。
现在面临外界压力,这个体系要么分崩离析,要么被压力压的更加紧密,而它的走向几乎就要取决于方总一人了。
方总有财富有事业有地位,他又会怎么选?
偏偏,他在这样的时刻不论怎么选都几乎不会受到指责,易科和冰芯已经做得足够多,如果冰芯停产,易科更换制造商,能说这是他的错吗?
值此之际,“百分百支持冰芯”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”这话从方总口中当众说出来,参会的不管是谁,都觉心里一振。
只是,大家心里同时也升起对方总决策的一些疑惑。
非正式的行业会议没有多谈细谈的空间,方卓也没有这个意图,只是让这场会议更多的表明冰芯的稳定与预期。
不过,等到这场会议结束,冰芯董事长与诸多同行还有私底下的谈话,而方卓发现大家更多的还是询问自己的态度。
先前是不确定,现在是确定之后的担忧。
“方总,bis开具的临时许可证总是有期限的,到时候怎么办?”北方华创的掌门人赵金荣是第一个与方总交流的,他喝着茶,没问冰芯,反而问起易科。
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,有许可就卖,没许可就不卖呗。”方卓轻松地说道。
赵金荣的茶水都泛起了涟漪,他放下杯子,想着易科的成就,很难不露出异样的神色,本以来方总有什么长袖善舞的方案,总不能真就一拍两散吧。
他看着方总,既觉这位有点开玩笑,又觉他的眼神很认真。
“方总,你这……”
“唔,方总,那个……”
赵金荣犹豫再三,一时间竟然不知怎么说才恰当。
“爹有娘有,不如自己有。”方卓平静地说道,“这原本就不是冰芯一家的事情,易科不可能独善其身,我从不抱侥幸心理,赵总,这是咱们全行业的事情,合肥厂也等着北方华创的设备验证,你就不用担心我有什么决策上的摇摆了。”
赵金荣吸了一口气:“方总,我不是担心你的决策,只是为易科……不知这样说对不对,只是为易科惋惜。”
“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增长有放缓的趋势,但中高端市场反而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。”方卓略一沉吟,“易科如果真的失去美国市场,我们还有这种增长的对冲,赵总,易科的体量到了这个地步已经很难再有更多的空间,真要有空间,那也是咱们自家给支撑起来的。”
“就像我拿中芯的事举例,冰芯乐意让国际合作的空间变得宽松。”
“同样的,易科的市场空间如果因为冰芯而萎靡,也必然会因为冰芯打破限制而焕发新生。”
“但有些人肯定是不信的,这总得碰撞碰撞才能让人相信这一点。”
赵金荣想着过去一个月数百亿美元市值的波动,想着以后更多的震荡,由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